《氓》这首出自《诗经·卫风》的诗歌,以其深刻的爱情悲剧和鲜明的女性视角,历经千年仍能触动人心。为了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歌,本文将提供《氓》的全文拼音,并结合白话翻译、情感分析以及当代启示,力求让读者彻底读懂这首经典之作。
首先,让我们呈现《氓》的全文拼音,以便读者能够更准确地朗读和理解诗歌的音韵之美:
《氓》全文拼音:
máng zhī qiáo qiáo, bào bù yǐ wéi yáo.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sòng zi yǐ dào, shì bù lái yě.
送子以道,士不来也。
zhì zi zhī jiǔ, yǎn yǔ xiào xiào.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jiāng zi wú nù, qiū yǐ wéi qī.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qí shàng sāng zhū, qí xià lǜ yǐ.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sāng zhī luò yǐ, qí shí huáng xiè.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sān suì wèi fù, míng jiào bù gū.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yì xī chū jià, xiān yān qí jiāng.
忆我初嫁,巷伯言之。
谓尔靡家,不可以归。
今也则亡,不遑启居。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báo yún jiàng chì, zǎo jiàn yuān jī.
薄云降绖,早见陨璣。
何蓑何笠,竹笠篽篽。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白话翻译与情感分析:
《氓》讲述了一个女子被欺骗、被抛弃的爱情悲剧。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描述了一个老实巴交的男子抱着布匹来换丝,女子被他的外表所迷惑。“送子以道,士不来也。”女子送男子离开,满怀期待,但男子却没有回来。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女子辩解说自己没有耽误婚期,只是因为男子没有找媒人。 秋天为期,暗示着对未来婚姻的憧憬。 然而,希望落空后,“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表达了女子独自反思、自我哀悼的痛苦。
接下来,诗人以桑树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变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桑树未落叶时,叶子茂盛,象征着爱情最初的美好。“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诗人劝告斑鸠不要贪吃桑葚,也劝告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因为男人变心,是能说的清的,但是女人一旦沉迷,就无法自拔。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桑树落叶后,果实枯黄掉落,预示着爱情的衰败。“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女子嫁给男子三年,过着贫困的生活。“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淇水滔滔,水湿车帘,暗示着女子生活困苦。“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女子并没有过错,是男子改变了行为。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女子嫁给男子三年,操持家务,辛勤劳作,没有一天安宁。但是“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男子最终对她施加暴力。“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兄弟们不知情,还嘲笑她。
“忆我初嫁,巷伯言之。谓尔靡家,不可以归。” 回忆起当初嫁人时,邻居就劝告她男子家境贫寒,不能嫁过去。 “今也则亡,不遑启居。” 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无暇休息。“薄云降绖,早见陨璣。” 薄云遮蔽阳光,暗示着女子对未来失去了希望。“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当初嫁过去的时候,杨柳依依,充满希望;现在离开,却是雨雪霏霏,一片凄凉。
当代启示:
《氓》这首诗歌,时至今日,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它警醒我们:
- 爱情需要理性: 不要被表面的花言巧语所迷惑,要擦亮眼睛,看清对方的真实品格。
- 女性要独立自强: 不能完全依赖男性,要有自己的事业和生活,才能在感情中保持平等和尊严。
- 家庭暴力不可容忍: 无论是身体暴力还是精神暴力,都应该坚决抵制,勇敢地离开。
- 及时止损: 如果发现感情已经变质,要果断地选择放弃,不要执迷不悟,让自己越陷越深。
- 重视婚前调查: 了解对方的家庭背景和人品至关重要,避免盲目进入婚姻的坟墓。
《氓》这首诗歌,不仅是一首爱情悲剧,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现实。通过理解和反思这首诗歌,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经营爱情,更好地保护自己,从而避免重蹈覆辙,拥有更加幸福的人生。
希望通过本文对《máng》全拼音、白话翻译、情感分析以及当代启示的解读,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首经典诗歌,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发表回复